2009/06/11

美元拍賣(Big fool game)

內容引述自外匯最前線(好網站,多看看)。

美元拍賣(Big fool game):

這是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舒比克(Martin Shubik)於1971年所提出的經典賽局.其實早在50年代這遊戲就已經在John nash那伙人之間流傳開來.當時把這個遊戲叫作"big fool"(John nash是個神精病..但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~~~~~)

遊戲規則有兩條:
1. 人人都可獨立喊價,出價最高者得標。
2. 出價次高者必須付出自己的出價。

以1美元作為拍賣標的,當底價是1美分時,由於絕對有利可圖,所以不怕沒人出價,但第二人出價後,在不願賠錢的心理下氣氛逐漸升高,到了接近1美元的時節,拍賣進入了微妙的變化,出價者將出現稍許遲疑而冷卻一下,但1.01美元總比損失0.99美元來得小,所以一旦突破,則從「有利」的心裡轉變為「減少損失」,開始進入了決鬥狀態,每喊出來的新報價,似乎可以使自己的地位稍作改善,但他的真實處境卻只會越來越壞,可能的損失也持續增大,一直到理性佔據上風或不堪負荷時,根據多次實驗的結果,每場賽局最後都以3~5美元結標!

完全符合行為經濟學派所描述的現象!!而且透露了一個令人驚喜的事實"貪婪與恐懼的比例可能是個常數!!"

定錨效應(anchoring):
投資人在衡量自己損益時.往往不是根據客觀的平均成本.而會因為捷思.把印象最鮮明,最近的那筆交易當作成本.以此當作後續所有贏虧的感覺基礎.(想想看.當你加碼後如果套牢,或者作差價後重新買進若再跌.是不是就會浮現"等回本再平掉"的想法??).因此,在找尋損益兩平點時.只需要考慮最後一個波段轉折即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大鳴大放!